威仕普(中山)科技有限公司
当前页面:
新闻中心
为你推荐
上海进博会3000人协同零混乱!无线对讲让应急响应快40%,投诉降25%
来源: | 作者:威仕普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20 | 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�� 先聊个展会 “崩溃瞬间”:3000 人忙成 “无头苍蝇”,以前是常态


“请问 3 号馆的保温杯在哪?”“5 号馆有人摔倒了,快来人!”“灯光组!这边展台亮度不够!”


往届大型展会,客服小周的手机永远处于 “爆炸状态”:微信工作群 99 + 消息刷不停,电话刚挂又进来一个,想找安保组却要先翻 3 个通讯录 —— 等她协调完 5 号馆的摔倒事件,已经过去 20 分钟,游

客家属都快急哭了。




更头疼的是 “信息错位”:以前靠手机传指令,安保组长老李收到 “5 号馆有人摔倒” 时,还得追问 “具体哪个位置?需要急救箱还是担架?”,一来一回又浪费 5 分钟。

3000 个工作人员、20 多个部门,像散在偌大展馆里的 “碎珠子”,想串起来比 “穿针引线” 还难。

但去年上海进博会,一切变了样:小周不用再抱着手机 “狂刷群”,老李不用再 “追问细节”,3000 人协同却零混乱 —— 秘密就藏在他们手里的 “无线对讲” 里。

应急响应快了 40%,游客投诉降了 25%,连参展商都说:“今年找工作人员,比找奶茶店还快!”


�� 真实场景:从 “20 分钟救急” 到 “8 分钟搞定”,差的不止是速度


先给大家算笔 “展会效率账”:以前处理一起 “游客摔倒” 事件,流程是这样的 ——


1. 游客求助客服(3 分钟)→ 2. 客服发微信 / 打电话找安保(5 分钟,群消息刷屏可能漏看)→ 3. 安保追问具体位置 / 需求(4 分钟)→ 4. 协调急救箱 + 赶到现场(8 分钟)

一套流程下来,至少 20 分钟,游客疼得直皱眉,家属还得不停催促。


但去年进博会用了无线对讲,流程直接 “开挂”:


1. 游客求助客服(3 分钟)→ 2. 客服对着对讲喊 “安保组!5 号馆 A 区有人摔倒,需急救箱!”(10 秒,直接定位区域)→ 3. 附近安保秒回应 “收到!2 分钟到!”(1 分钟)→ 4. 8 分钟内处理完毕

全程仅 12 分钟,比以前快了 8 分钟,应急响应效率直接提升 40%!




小周笑着说:“以前找部门像‘大海捞针’,现在对讲一喊,对应的组马上回应,不用再‘跨群传话’。有次游客投诉‘找不到洗手间’,我喊了句‘导览组!6 号馆附近指引牌补一个’,5 分钟就搞定了,换以前至少要等 20 分钟。”

�� 拆解 “零混乱” 的 3 个核心密码:不是 “嗓门大”,是 “会协同”


别以为无线对讲只是 “喊得响”,能 hold 住 3000 人展会,靠的是 3 个 “展会专属 Buff”,每一个都戳中大型活动的 “沟通痛点”:


1. 不用 “翻群找”:20 个部门 “组呼不串线”


进博会有客服、安保、灯光、导览、参展商对接等 20 多个部门,以前靠手机建群,小周得加 15 个工作群,经常 “看漏消息”—— 比如导览组发的 “3 号馆路线调整”,她没及时看到,导致游客多跑了 10 分钟路。


但无线对讲能建 “专属群组”:每个部门一个组,客服喊 “导览组”,只有导览人员能收到;安保喊 “急救组”,急救人员秒响应,不会像微信群那样 “消息串场”。


安保组长老李说:“上次 5 号馆展台突然跳闸,我对着对讲喊‘电工组!5 号馆 B 区跳闸,带工具箱来’,3 分钟电工就到了。要是以前,我得先在‘展会后勤群’@电工,再打电话确认,至少要等 10 分钟。”


2. 不用 “问位置”:实时定位 “找人不迷路”


进博会展馆面积相当于 28 个足球场,以前工作人员 “找同事” 全靠 “瞎逛”:比如客服小周要找导览员补指引牌,得先问 “你在哪?”“我在 3 号馆门口”“哪个门口?东还是西?”,光确认位置就要 5 分钟。


现在无线对讲带 “实时定位” 功能:小周在对讲上一看,就知道导览员在 “6 号馆东北口”,直接喊 “你往南走 20 米,补个洗手间指引牌”,不用再 “猜位置”。


老李说:“以前处理投诉,游客说‘在 4 号馆附近’,我们得派 3 个人分头找;现在定位一看,精准到‘4 号馆 C 区展台旁’,1 个人就能搞定,效率高多了。”


3. 不用 “怕干扰”:强电磁环境 “通话不卡顿”


进博会有上万个电子设备(展台灯光、音响、游客手机),以前用普通对讲机,经常 “听不清”—— 比如电工组说 “跳闸是因为线路过载”,老李听成 “线路短路”,带错了工具,白跑一趟。


但进博会用的专业无线对讲有 “智能跳频” 技术:能自动避开电子干扰,即使在 “设备扎堆” 的展区,说话也像 “面对面聊天” 一样清晰。


电工组的老王说:“上次在 1 号馆(音响*多的展区),我跟老李说‘需要换 10 平方的电线’,他听得清清楚楚,没像以前那样‘反复确认’,节省了不少时间。”


�� 投诉降 25%:不止 “快”,更要 “准”


很多人以为 “应急响应快” 只是 “省时间”,其实它直接拉低了游客投诉率 —— 去年进博会游客投诉降 25%,核心原因就是 “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准”。


比如以前游客投诉 “展品标签错了”,要经历 “客服记录→找参展商对接组→对接组找展台负责人”,至少要等 30 分钟,游客可能已经离开;


现在客服对着对讲喊 “参展商对接组!2 号馆 D 区标签错误”,15 分钟就改好了,游客不用等,自然不投诉。




小周说:“以前游客常抱怨‘找工作人员难、解决问题慢’,去年很少有人说这话了。有个阿姨说‘刚想问路,一转头就有人过来了’,其实是我用对讲喊了附近的导览员,这就是‘协同’的魔力。”


�� *后说句实在话:它不是 “小喇叭”,是展会的 “协同大脑”


有人说:“不就是个对讲机吗?展会不用也能办。”


但进博会 3000 人协同的例子证明:无线对讲不是 “可有可无的小工具”,而是 “大型活动的协同大脑”—— 它让分散的人 “连成片”,让混乱的指令 “变清晰”,让 20 分钟的应急响应 “缩到 8 分钟”,让游客

的抱怨 “变成满意”。


下次你逛大型展会,看到工作人员拿着对讲说话,别觉得 “普通”—— 正是这个小小的设备,让你不用在展馆里 “迷路”,不用为 “找帮助” 急得团团转。


�� 互动话题:你逛展时遇到过哪些 “崩溃瞬间”?比如找不到路、求助没人理?评论区聊聊,看看谁的经历* “扎心”~